設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,其內涵已由過去的強調為生產服務,追求較高的設備完好率指標轉變到以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中心。這就要求,必須重視空壓機維修費用的管理與控制,以最少的維修費用達到最高的設備可利用率。
一、重視設備的采購管理
空壓機的采購在選型上極其重要,若其可靠性高,可維修性良好,后期維修費用就會減少很多。
建議用戶選擇統一的機型,既便于備件的儲備,通用互換,也便于維修的組織,節省庫存費用。設備選型的好壞,決定著設備壽命周期費用的多少。
在設備采購過程中,要特別注意以下事項,可以通過規范的采購流程和方式,避免質量不佳、性能不穩、售后不力等設備及供應商入選,最終達到事后減少維修費用的目的。
(1)信息收集廣泛收集設備市場上貨源和廠家的信息,可直接進行設備產品咨詢,包括各種技術參數、性能、精度、質量、信譽、附件、價格、交貨期、廠家業績、規模等,建立采購信息資料庫。
(2)供應方選擇通常采取以下三種形式進行選擇:
①尋求長期合作伙伴。由于長期業務聯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,與采購方有緊密的聯系,質量和信譽有保證,設備采購時也固定在合作方訂購。
②尋找總承包商。在大批量設備訂購時,可用總承包商的采購便利和信息優勢,整批委托訂購所需設備。
③自行選擇供應方。通過信息篩選,廠家裝備考察和同類設備應用情況調查等方法,結合價格與性能分析比較,最終選擇供應方。
(3)計劃與進度跟蹤采購計劃通常與合同計劃相一致,因此要設立采購計劃管理與合同管理相適應的查詢和進度跟蹤系統。在設備制造各工序過程中,設置進度跟蹤點。密切與設備供應方的聯系。在具備條件或必要的情況下,增設采購方參與設備制造過程工序驗收與安裝前驗收環節。
二、選擇適宜的維修方式
如何擺正生產與市場的關系、生產與維修的關系至關重要。不重視維修,生產上隨意性大,在組織上、資金上、時間上不能給予設備管理與維修最基本條件的保證,必然會造成設備失修,設備完好狀況下降,進而影響設備效能的發揮,造成設備維修費用的增加。改進過去被長期采用的設備三級保養,大、中修等傳統作法。應由專人,組織合理的時間進行保養,對于大、中修等計劃預修制,則改用靈活的項修、保養來替代。
對在用空壓機的維修,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。根據企業的生產方式,設備特點及其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,選擇適宜的維修方式。通過日常和定期檢查、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等手段切實掌握設備的技術狀態。根據產品質量產量的要求和針對設備技術狀態劣化狀況,分析確定維修類別,編制設備預防性維修計劃。修前應充分做好技術和生產準備工作,盡可能地利用生產間隙時間,適時地進行維修。維修中積極采用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工藝和現代管理方法,以保證維修質量,縮短停歇時間和降低維修費用。提倡結合壓縮機維修,對頻發故障部位或先天性缺陷進行局部結構或零部件的改進設計,結合設備維修進行改裝,以達到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的目的,這樣的設備維修措施可稱為改善性維修。
三、提高空壓機的有效作業率
設備性能不好,效率不高,以及閑置過多,也是對設備資產的一種無形浪費,造成成本的增高。為此,重視提高設備的有效作業率,實行“責任與維修”、“維修人員年度考評制”等管理制度,加強設備管理激勵機制的建設與維修人員自我約束機制的建設。組織設備完好治理,進行漏水、漏電、漏氣、漏油整頓。設備有效作業率的提高,可以顯著降低單位維修費用。
除工人技術素質外,提高設備的有效利用率是增產增值增利潤的可取之徑。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提高設備有效利用率:
(1)根據設備修理周期,切實落實大中修計劃,保證其準期率,提高其完好率;
(2)有計劃搞好設備例行保養,嚴防設備帶病運轉;
(3)定時定質定量定位注油潤滑,延長零件使用壽命,保證設備正常運轉;
(4)做好各部門交接班記錄,為大中修提供良好的第一手資料。
(5)巡檢期間仔細觀察設備的運作情況,為適當的技術改造準備第一手經驗和意見。
四、精心維修與保養設備
對空壓機設備認真細致維修、正確操作、合理使用、精心維護,可防止設備零部件非正常磨損與損壞,延長修理間隔期,減少維修費用。目前,主要存在兩種形式的維修浪費:一是設備失修。這是由于設備檢查漏項,預測不準確或由于經費不足,對設備不重視,拼設備而造成的設備失修現象。二是過剩維修。這是由于對設備進行過多的維修安排,以及過分追求設備性能的完好,如要求修舊如新等,要求過剩的功能造成的維修浪費。
五、完善規章制度
完善、科學合理的設備管理制度和規章條例,對成本有很大影響。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,也是設備管理的重點。為杜絕和減少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漏洞,賬物不符、維修保養不到位、設備帶病運轉、違章操作以及潤滑不良等形式的浪費,提高全員的自覺性。公司設備管理部根據統計維修費用的實際情況,先后制訂維修費用管理規定、非正常損壞件與設備事故的報告及處理制度、關于舊件修復的鑒定與獎勵規定等管理制度,安全操作規程,保養規范,點檢與保養記錄,強化設備管理的制度建設。
六、制訂科學、先進的技術經濟指標
1.指標是指導、檢查、評價各項業務、技術、經濟活動及其經濟效果的依據。指標可分成單項技術經濟指標和綜合指標,也可分成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。指標的主要作用有:定量評價管理工作的績效;在管理過程重起監督、調控和導向作用;起激勵與促進的作用。
2.設備管理的技術經濟指標就是一套相互聯系、相互制約,能夠綜合評價沒備管理效果和效率的指標。設備管理的技術指標是設備管理工作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設備管理工作涉及到資金、物資、勞動組織、技術、經濟、生產經營目標等各方面,要檢驗和衡量各個環節的管理水平和設備資產經營效果,必須建立和健全設備管理的技術經濟指標體系。
維修定額:對全面衡量維修的勞動組織、物質、技術裝備、修理技術水平有價值,應繼續使用。但制定維修定額系數,需隨著設備科含量的不斷增加,及時做修訂和補充,同時應制定科學的維修指標。
設備完好率:作為設備技術狀態的主要考核指標,目前仍是有效的,可繼續使用。但在具體操作中,應對完好標準的定性條款加以研究改進,力求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,或對指標的計算加以改進,確保指標的準確。
七、加強成本管理教育
1.為控制維修費用的支出,需專門成立由工程師參加的維修換件把關組,并就備件領用程序、非正常損壞件的鑒定與處理制訂專門的規定。
2.為適應市場形勢,維修人員積極參與并配合廠部進行原輔材料優化配置工作,在基本不增加費用的情況下積極調整設備,適應各種原輔材料,使優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。
3.大力開展成本教育活動。為搞好成本管理,就費用問題召開專題會議,進行研究分析,商定各種對策,在節假日檢修,每日的生產會上經常進行專題說明與要求,并結合修理工考評進行了專項培訓,使成本管理工作得以深化。
八、提倡修舊利廢,節能降耗
1.為降低維修費用,充分發揮和調動維修人員的積極性,就舊件的修復、零件的損壞制訂了專門的鑒定程序與獎罰處理規定。
2.減少消耗、降低生產成本更是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。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設備上實現的。設備狀態不好會增大原材料消耗;在能源消耗上,設備所占的比重更大。加強設備管理,提高設備運轉效率,降低沒備能耗是節約能源的重要手段。在設備運轉過程中,為維護設備正常運轉,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資消耗。設備一般都有常備的零部件、易損件,如零部件消耗大,設備維修費用支出就高。
九、加強技術改進工作
技術改進對于完善設備性能,降低維修費用,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。大力開展技術攻關活動,小改小革,消除設備中存在的固有缺陷,提高系統工作的穩定性與效率,可大大降低檢查與維修的工作量,每年可節省不少維修費用。
十、建立監控體系,突出設備的經濟管理
過去維修費用分析,大都在末期進行,屬于事后分析,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。當前,企業不應單純搞事后分析,而要加強推廣成本預測分析,即把計劃分析、預測分析和事后的實績分析結合起來,成立起完整的分析、預算體系。
建立行之有效的設備監控體系。通過對設備立項的把關,減少不必要的新設備投入;通過技術協議的會簽,保證設備的售后服務;通過對設備使用期維修費用的控制與考核,加強設備維護保養、設備維修技術攻關、外購備件控制、備件的修舊利廢等工作;通過設備調劑、調撥、報廢再利用,優化沒備資源配置,盤活閑置資產;通過對設備維修技術監察與考核,加強維修技術攻關,保證設備基本處于完好狀態;搞好綜合平衡,保持沒備管理、設備資源配置的最優化。
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:
作者:德耐爾@德耐爾空壓機 空壓機修訂日期:2017-10-13
本文DENAIR版權所有,未經批準轉載必究。
對此文章有什么疑問,請提交在留言本
(本文由德耐爾空壓機編輯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ay2008zyt.com)